多介质过滤器

主页 > 产品中心 > 多介质过滤器 >
反渗透前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

反渗透前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

产品特点:效率高:反渗透前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又简称为多介质过滤器,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,不需停机反冲洗。 运行费用低:不需高扬程大流量的反冲洗泵。 维护费用低:其在运行过程中除石英砂滤料外没有任何转动部件,故障率低,维护费用省。 一次性投资低:不需单设混凝池、澄清池等设施,不需反冲洗泵和电动、气动阀门等设备,工程量小,一次性投资省。 水头损失小:单一滤料且滤料清洁及时,水头损失小,总水头损失≤0.5m。 出水水质稳定、过滤效果好:滤料清洁及时,可保证高质、稳定的出水效果,无周期性水质波动现象。 占地面积小,外形美观:其将传统的三段式再生水处理工艺为一体,节省用地约70-80%,外观更美观、紧凑。

简要描述:

反渗透前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压力式过滤器,利用过滤器内所填充的精制滤料,当进水自上而下流经滤层时,水中的悬浮物及粘胶质颗粒被去除,从而使水的浊度降低。 多介质过滤器,它是利用石英沙,活性炭等作为过滤介质,在一定的压力下,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滤料过滤,多介质过滤器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、有机物、胶质颗粒、微生物、氯、嗅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,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、净化水质效果...

详细介绍

反渗透前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压力式过滤器,利用过滤器内所填充的精制滤料,当进水自上而下流经滤层时,水中的悬浮物及粘胶质颗粒被去除,从而使水的浊度降低。 多介质过滤器,它是利用石英沙,活性炭等作为过滤介质,在一定的压力下,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滤料过滤,多介质过滤器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、有机物、胶质颗粒、微生物、氯、嗅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,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、净化水质效果的一种高效过滤设备。常用滤料有石英砂、活性碳、无烟煤、锰砂等。广泛运用到农业灌溉、化工、石油、冶金、工矿等各行业。

工作原理

1. 进水阶段:布水均匀,避免局部滤料压实

原水(如井水、河水、市政中水等)经进水泵加压后,通过过滤器顶部的布水器(多为多孔管或穹形布水盘)均匀分布在滤料层表面。

关键作用:避免水流集中冲击局部滤料,防止滤料被压实形成 “死区”(死区会导致水流短路,杂质未过滤直接穿透),确保每一层滤料都能参与过滤,这是保障反渗透进水均匀性的前提。

2. 过滤阶段:梯度截留,深度除杂(核心环节)

水流以下向流(少数为上向流,需特殊设计)的方式穿过多层滤料,通过 “物理截留、吸附、架桥” 三种作用去除杂质,具体过程:物理截留:滤料颗粒间的孔隙形成 “筛网”,上层无烟煤的大孔隙先卡住≥20μm 的泥沙、藻类;中层石英砂的中孔隙拦截 5-20μm 的细颗粒;下层石榴石的小孔隙捕捉≤5μm 的微小悬浮物,实现 “从粗到细” 的阶梯式过滤。

吸附作用:滤料(如石英砂、无烟煤)表面带微弱负电荷,可吸附原水中带正电荷的胶体颗粒(如黏土胶体、微生物代谢产物)—— 这是针对反渗透膜 “胶体污染” 的关键防护,因为胶体若进入膜系统,会在膜表面形成致密污垢,导致膜通量下降、压差升高。

架桥作用:已被截留的小颗粒会在滤料孔隙间形成 “颗粒桥”,进一步增强对更小杂质的拦截能力,相当于 “滤料孔隙主动变小”,提升过滤精度。

最终,经多层滤料处理后,出水浊度可降至≤1NTU、SDI(污染指数)≤5,完全满足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,避免膜因颗粒划伤或杂质堵塞而失效。

3. 反洗阶段:恢复滤料活性,避免堵塞(保障长期运行)

随着过滤持续进行,滤料层截留的杂质越来越多,会导致:①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升高(通常达到 0.05-0.1MPa 时触发反洗);②出水浊度 / SDI 升高,无法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。此时需启动反洗流程,恢复滤料的过滤能力:

排水:打开过滤器底部排水阀,将滤料层上方的清水排空,避免反洗时水流冲击过大。

气洗(可选,核心步骤):从过滤器底部通入压缩空气(压力 0.1-0.2MPa,流量 10-15m³/(m²・h)),气泡在滤料层中上升、搅动,将附着在滤料表面的杂质 “剥离”,同时松动板结的滤料 —— 相比单纯水洗,气洗能减少 50% 以上的反洗水量,且除杂更彻底,避免滤料 “无效化”。

水洗:气洗后,从底部通入反洗水(压力 0.05-0.1MPa,流量 15-20m³/(m²・h)),水流方向与过滤时相反(上向流),将气洗剥离的杂质随水流从顶部排水阀排出;同时,滤料层会在反洗水作用下 “膨胀”(膨胀率 30%-50%),进一步避免杂质残留。

排水排污:反洗结束后,关闭反洗水和压缩空气,打开排污阀,将过滤器内的污水排空。

4. 正洗阶段:确保出水达标,避免杂质带入反渗透

反洗后,滤料层可能残留少量杂质,且滤料分布需重新稳定。此时需启动正洗流程:

从顶部通入原水(流量略低于过滤流量),水流下向流穿过滤料层,冲洗残留杂质,同时将滤料重新压实、分布均匀;

持续正洗至出水浊度≤1NTU、SDI≤5(可通过在线监测仪或取样检测确认),关闭正洗排水阀,打开出水阀,过滤器重新进入 “过滤阶段”,为反渗透系统供水。

关键设计细节:适配反渗透预处理的特殊要求

相比普通生活用水或工业循环水的多介质过滤器,反渗透前的预处理过滤器有 2 个核心设计差异,均服务于 “保护反渗透膜” 的目标:

滤料粒径更精细:下层支撑滤料(如石榴石)粒径通常≤0.5mm,确保截留≤5μm 的微小颗粒,避免颗粒划伤反渗透膜(膜表面脆弱,微小颗粒高速流过时易造成物理损伤)。

反洗更注重 “彻底性”:多数配备 “气水混洗” 功能,而非单纯水洗,因为若滤料表面残留胶体或微小颗粒,会随出水进入后续保安过滤器(反渗透前最后一道预处理),导致保安过滤器滤芯频繁更换,甚至穿透滤芯污染膜。

应用范围

1、用于反渗透、离子交换软化除盐系统前的预处理。
2、用于水质要求高的工业给水过滤、循环冷却水、污水及中水回用处理。
3、全自动多介质过滤系统广泛适用于循环或非循环冷却水系统、热交换系统、中央空调系统、集中供暖系统、热水锅炉系统等,分别用来保护冷却设备、热交换装置、空调器、锅炉、原水、地表水、江河水、农田、市政、公园反渗透的前级预处理等。
4、该设备适用行业面广,包括建筑、化工、电力、冶金、胶、造纸、轻纺、煤炭、食品等行业。

产品优势

一、高效除杂,从源头保护反渗透膜(核心价值)

反渗透膜(尤其是卷式 RO 膜)表面脆弱、孔隙极小(仅 0.1-1nm),若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、微小颗粒直接进入膜系统,会导致膜堵塞、物理划伤、不可逆污染,而多介质过滤器通过 “分级截留” 精准解决这一痛点:

广谱除杂,覆盖膜敏感杂质:可高效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(泥沙、藻类、铁锈,粒径≥10μm)、中等颗粒(细泥沙、微生物残骸,5-10μm)、微小胶体(黏土胶体、有机物胶体,≤5μm),最终出水浊度稳定≤1NTU、SDI≤5,完全满足 RO 膜进水要求,避免颗粒高速流过膜表面造成的物理划伤,以及胶体在膜表面形成 “致密污垢层” 导致的通量下降(可减少膜通量衰减率 30% 以上)。

减轻后续保安过滤器负荷:保安过滤器(RO 前最后一道预处理)滤芯孔径通常为 5μm,多介质过滤器已截留 90% 以上的≥5μm 杂质,可使保安过滤器滤芯更换周期从 1-2 周延长至 1-2 个月,减少耗材成本与停机更换频率。

二、截污容量大,运行周期长,适配 RO 系统连续需求

反渗透系统多为工业级连续运行(如每天 24 小时供水),频繁停机预处理会严重影响产能,多介质过滤器的 “分层滤料设计” 使其具备强容污能力:

梯度孔隙提升截污量:上层无烟煤(孔隙率 45%-50%)容污能力强,可先储存大量大颗粒杂质;中层石英砂与下层石榴石逐步截留细杂,整体截污容量是单层石英砂过滤器的 2-3 倍(每立方米滤料可截留 8-12kg 杂质)。

延长过滤周期,减少反洗干扰:常规工况下,过滤周期可达 8-24 小时(根据原水浊度调整),反洗仅需 10-15 分钟(含气洗 + 水洗),且反洗时可通过 “双罐并联(一用一备)” 或 “多罐交替反洗” 实现连续供水,完全适配 RO 系统 “不停机” 的运行需求,避免因预处理中断导致的膜系统停机。

三、反洗高效节水,降低运行成本

反渗透系统本身耗水量较高(产水率通常 50%-75%),预处理环节的节水设计可进一步提升全系统水资源利用率:

气水混洗,节水 50% 以上:相比传统单一水反洗,多介质过滤器(尤其 RO 前预处理型)普遍配备 “气洗 + 水洗” 功能 —— 先通过压缩空气冲击松动滤料表面杂质(耗气量低),再用少量反洗水(通常为滤罐容积的 5%-8%)将杂质排出,比单纯水反洗节水 50% 以上,降低水资源浪费。

反洗水可回收,减少排污:反洗废水(主要含悬浮物)经沉淀池澄清后,上清液可重新回用于原水进水端(需检测浊度,确保不影响过滤效果),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,符合工业水处理 “节水减排” 要求。

四、抗冲击能力强,适配原水水质波动

工业原水(如河水、井水、市政中水)水质易受季节、环境影响(如雨天河水浊度骤升、井水含铁锰波动),多介质过滤器的分层设计使其具备强抗冲击性:

上层滤料 “缓冲拦截”:当原水浊度短期升高(如从 10NTU 升至 50NTU)时,上层粗粒径无烟煤可快速截留大量大颗粒杂质,避免杂质直接穿透至中层细滤料,防止出水浊度 / SDI 突然超标,保障 RO 膜进水水质稳定 —— 这是单层滤料或精密过滤器难以实现的(单层滤料易被大颗粒快速堵塞,导致出水恶化)。

滤料分层不混层,效果持久:因滤料密度梯度(上层轻、下层重),反洗后滤料可自动恢复 “上粗下细” 的分层结构,不会因反洗导致滤料混合、过滤精度下降,长期运行后出水水质仍能稳定达标,避免因滤料混层导致的 RO 膜频繁污染。

五、成本低、运维简,适配工业规模化应用

相比其他 RO 前预处理设备(如超滤、微滤膜),多介质过滤器在 “采购 - 运维 - 更换” 全周期具备显著成本优势,且操作简便,适合工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:

设备与滤料成本低:主体材质多为玻璃钢或碳钢防腐(成本仅为不锈钢设备的 60%-70%),核心滤料(无烟煤、石英砂、石榴石)为天然矿物,每吨成本仅数百元,远低于超滤膜组件(单支数千元);滤料更换周期长(通常 1-2 年更换一次,视原水水质而定),长期耗材成本低。

自动化运维,无需专人值守:可通过 PLC 控制系统联动 “压差传感器(反洗触发条件:进出口压差 0.05-0.1MPa)” 和 “电动阀门”,实现 “过滤 - 反洗 - 正洗 - 恢复供水” 全流程自动化,无需人工监控操作;设备结构简单,无精密部件(如膜组件、高压泵),故障率极低(年均故障次数≤1 次),运维难度远低于超滤系统。

适配性强,可灵活扩容:单台处理量可从 10 吨 / 小时到 1000 吨 / 小时,若 RO 系统产能提升,可通过 “多罐并联” 快速扩容,无需对原有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,适配工业项目 “分期建设、逐步扩容” 的需求。

推荐产品

如果您有需求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5 利菲尔特(商标:净美过滤)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0213号-14  XML地图  

地址: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9号利菲尔特大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