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清洗过滤器通过“自动监测-触发清洗-执行净化-恢复运行”的闭环流程,实现了过滤与清洗的无需人工干预,是工业循环水、市政供水等场景中保障过滤效率的核心设备。其清洗过程看似简单,实则涉及多环节协同,以下从触发条件到执行细节展开解析。
一、触发阶段:智能感知“该洗了”
清洗动作的启动由智能控制系统驱动,核心触发条件有两种:
压差触发:过滤器运行时,进水与出水口的压差(ΔP)随杂质堆积逐渐升高。当ΔP达到预设阈值(如0.05-0.15 MPa,具体因水质而异),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,触发清洗程序。
时间触发:针对水质稳定的系统(如市政自来水),可设置固定清洗周期(如每2小时一次),避免因长期低负荷运行导致杂质沉积。
部分高端设备支持“复合触发”,即同时监测压差与时间,若任一条件达标即启动清洗,兼顾效率与可靠性。
二、清洗执行:多机制协同“精准清污”
清洗过程根据过滤器类型(如反冲洗式、机械刮除式、自清洁滤芯式)有所差异,但核心逻辑均为“剥离-排出”杂质,以下为最常见的反冲洗+机械辅助联合清洗流程:
停止过滤,切换流向:控制器首先关闭进水阀,开启旁通阀或切换流道,使原水(或清水)反向流入过滤器,形成与正常过滤相反的水流方向。此时,原水压力推动杂质脱离滤网表面,向排污口移动。
高压反冲洗强化剥离:反冲洗阶段,系统通过泵加压(压力通常为0.2-0.6 MPa,高于正常过滤压力),高速水流穿透滤网孔隙,利用剪切力与冲刷力将深层嵌入的泥沙、胶体、藻类等杂质剥离。部分设备会叠加“脉冲式冲洗”(短时间高压-低压交替),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。
机械辅助清污(可选):针对难脱落的硬质杂质(如铁锈、结垢层),部分过滤器配备机械刮刀或旋转毛刷。例如,旋转式过滤器的主轴带动刮刀紧贴滤网内壁,以0.1-0.5 r/min的低速旋转,物理刮除附着杂质;或通过高压水枪喷射角度可调的喷嘴,精准冲洗滤网盲区(如死角、褶皱处)。
排污与冲洗残留:剥离的杂质随反冲洗水流汇聚至底部排污腔,通过排污阀排出。清洗结束后,系统会短暂开启正洗程序(正向通水),将残留的杂质冲离滤网,避免二次污染。
三、恢复阶段:验证“洗干净了吗”
清洗完成后,系统需完成两项验证:
压差复位:重新开启进水阀,监测进出水压差。若ΔP恢复至初始值(如≤0.03 MPa),说明杂质已基本清除;若压差仍偏高,可能提示滤网破损或清洗力度不足,需人工排查。
产水检测:部分精密系统(如电子超纯水制备)会在清洗后采集产水样本,检测浊度、颗粒数等指标,确认符合工艺要求后再投入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