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

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

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电厂的守护神

时间:2025-08-07 14:57:27 点击次数:0

反渗透技术作为电厂水处理的核心工艺,通过物理分离原理高效去除水中杂质,为锅炉及蒸汽循环系统提供高纯度水源。以下从技术原理、系统配置、运行优势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详述。


一、技术原理与核心作用

反渗透技术基于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特性。在高压泵驱动下,原水以高于渗透压的压力流经RO膜组件,水分子透过膜层形成淡水,而溶解性盐类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污染物被截留于浓水侧。典型脱盐率可达99%以上,产水电阻率≥15 MΩ·cm,彻底解决锅炉结垢、腐蚀等问题,保障机组安全运行。


二、系统组成与关键设备

  1. 1.

    预处理系统


         多介质过滤器:去除悬浮物、胶体及大颗粒杂质,控制浊度<1 NTU。

         活性炭吸附器:吸附余氯、有机物及异味,防止膜氧化损伤。

         阻垢剂投加装置:通过螯合反应抑制钙镁碳酸盐/硫酸盐结垢。

         保安过滤器:采用PP棉滤芯(精度5 μm),拦截细微颗粒以保护RO膜。

  2. 2.

    RO主机系统


         膜组件:采用卷式聚酰胺复合膜,单支膜脱盐率≥99.5%,设计通量8–15 L/(m²·h)。

         高压泵:多级离心泵提供反渗透所需压力(1.5–7.5 MPa),适配不同原水水质。

         压力容器:配置6–8支膜元件/根压力容器,一级RO回收率75%–80%,二级RO可进一步提升至90%。

  3. 3.

    后处理与监控


         产水经加氨调节pH后进入EDI(电去离子)系统,最终出水电阻率≥18 MΩ·cm。

         在线监测仪表(电导率、流量、压力传感器)与PLC控制系统联动,实现全自动运行及故障预警。


三、技术优势与经济效益

     高效节能:相比传统离子交换工艺,RO系统无需酸碱再生,年节省药剂费用超百万元,吨水能耗降至2–4 kWh/m³。

     稳定可靠:连续产水保障电厂水汽平衡,智能反冲洗与化学清洗延长膜寿命至5年以上。

     环保合规:减少90%以上废水排放,契合碳中和目标,助力电厂绿色转型。


四、实际应用案例

某2×660 MW燃煤电厂采用“预处理+一级RO+二级RO+EDI”工艺,原水TDS(总溶解固体)为1,200 mg/L,产水电阻率达18.2 MΩ·cm。系统投运后,锅炉排污量降低70%,年节约补水成本及药剂费用超200万元,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。


五、发展趋势与挑战

     智能化运维:AI算法实时分析跨膜压差、产水量变化,预测膜污堵风险并动态优化清洗策略。

     膜技术革新:石墨烯复合膜、纳米涂层技术提升抗污染性与耐温性,适应复杂水质场景。

     浓水资源化:耦合蒸发结晶或正渗透技术,将浓水转化为工业用水或淡水,实现零排放。

上一篇:电厂化水反渗透设备

下一篇:没有了!

如果您有需求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5 利菲尔特(商标:净美过滤)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0213号-14  XML地图  

地址: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9号利菲尔特大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