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常是一个由碳钢、玻璃钢或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密闭或半密闭容器。其内部根据处理工艺的需要,被分隔成多个功能仓室,例如:设备配套包括风机、水泵、曝气系统、电控柜等辅助设施,可实现自动化运行。
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是生物降解,其中最常用的是 A/O(厌氧-好氧)工艺。其工作流程如下:预处理: 污水首先通过格栅,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,然后进入调节池,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和。
缺氧处理(A段): 污水进入缺氧池。在此阶段,不进行曝气,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,将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中的硝酸盐氮(NO₃⁻)和亚硝酸盐氮(NO₂⁻)还原成氮气(N₂)释放到大气中,从而有效去除总氮。
好氧处理(O段): 污水随后进入好氧池。通过风机和曝气系统向池内充氧,好氧微生物(活性污泥)大量繁殖,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(COD/BOD)作为食物来源进行分解代谢,同时将氨氮(NH₃-N)氧化成硝酸盐氮,从而去除有机物和氨氮。
泥水分离: 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流入沉淀池。在重力作用下,活性污泥沉淀至池底,上清液(已净化的水)则流入下一工序。大部分沉淀的污泥通过回流泵送回缺氧池或好氧池,以维持系统内微生物的浓度。
消毒与排放: 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消毒池,通常采用紫外线、二氧化氯或臭氧等方式进行消毒,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。处理后的洁净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,可直接排放或回用。
(对于更高级的MBR工艺,则用膜组件替代沉淀池,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,出水水质更佳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