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清洗过滤器主要由以下核心部件构成:壳体: 通常为碳钢、不锈钢等材质,承受系统工作压力。
过滤元件(滤网/滤芯): 核心部分,多为不锈钢楔形网、编织网或烧结网,用于拦截不同精度的颗粒杂质。
驱动电机: 为吸污管或刷子的旋转/移动提供动力。
吸污管/清洗组件: 内部带有吸嘴的吸污管或旋转刷,用于在反冲洗时清除滤网表面的污物。
差压开关/控制器: 核心控制单元,监测滤网内外压差。
电动排污阀: 用于排出清洗下来的污物。
过滤精度: 通常在50-3000微米之间可选。
控制方式: 压差控制、时间控制、手动控制。
自清洗过滤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:过滤阶段和清洗排污阶段。1. 过滤阶段:
待过滤的流体从过滤器入口进入壳体,均匀地流过内部的滤网。大于滤网精度的固体颗粒被截留在滤网的内表面。洁净的流体穿过滤网,从出口流出,供给下游设备使用。
2. 清洗排污阶段:
随着杂质在滤网上的积聚,滤网的内外两侧会形成一个压力差(ΔP)。
压差触发: 当这个压差值达到预设值(通常为0.05-0.08MPa)时,压差控制器发出信号。
启动清洗: 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,立即启动驱动电机并打开电动排污阀。
吸污/刷洗: 驱动电机带动吸污管进行轴向旋转和径向移动。吸污管上的吸嘴(其开口正对滤网内表面)在负压作用下,像吸尘器一样,逐根、逐点地将滤网上的污物吸走。
排污: 含有高浓度污物的废水通过吸污管和排污阀被迅速排出系统。整个清洗过程持续约10-60秒(取决于型号和污垢量)。
复位: 清洗结束后,排污阀关闭,电机停止运转,系统恢复到正常的过滤状态。压差也恢复到清洁状态时的水平。
注: 除了压差控制,用户也可设置为定时清洗模式,即每隔设定的时间自动进行一次清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