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

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

井下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

时间:2025-06-23 16:18:37 点击次数:0

     井下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煤矿、金属矿等地下作业场景,处理含悬浮物、盐类、微生物及有机物的地下水,产出符合《煤矿井下消防、洒水水质标准》(GB 50383-2016)或饮用水标准的用水,广泛应用于生产用水、职工饮水或瓦斯抽采孔封孔注浆等场景。以下为典型工艺流程解析:


一、工艺流程概述

      井下反渗透系统采用“预处理+反渗透(RO)+后处理”三级架构,核心是通过物理拦截、化学调节与膜分离技术,高效去除水中悬浮物、胶体、细菌、重金属离子及溶解盐类(如Ca²⁺、Mg²⁺、SO₄²⁻等)。流程图示意如下(文字描述):

复制原水(井下地下水)→ 格栅井 → 沉淀池 → 多介质过滤器 → 精密过滤器 → 超滤装置 → 反渗透装置(RO)→ 中间水箱 → 消毒装置 → 清水池 → 用水点(生产/饮用)

二、核心单元功能与设计要点

1.预处理阶段(去除大颗粒与悬浮物)

     格栅井:井下原水首先进入格栅井,通过粗格栅(间隙20~50mm)拦截大块杂物(如煤矸石、木屑),防止后续设备堵塞。

     沉淀池:格栅出水自流至沉淀池(停留时间2~4h),利用重力沉降去除粒径>50μm的悬浮物(如泥沙、铁锈),池底设污泥泵定期排泥。

     多介质过滤器:沉淀出水经泵加压进入多介质过滤器(石英砂+无烟煤双层滤料,粒径0.5~1.2mm),过滤精度5~10μm,进一步去除细颗粒悬浮物及胶体物质,控制SDI(污染指数)<4(反渗透膜耐受上限)。

 2.深度预处理(保护RO膜)

     精密过滤器:多介质滤液经0.45μm精密滤芯(PP棉或不锈钢烧结滤芯),拦截微小颗粒(如细菌、胶体),防止RO膜“污堵”。

    超滤装置(可选):若原水有机物或胶体含量高(如含煤泥),增设超滤(UF)装置(截留分子量10kDa),进一步降低RO膜污染风险,延长化学清洗周期。

3.反渗透核心处理(脱盐与净化)

    高压泵与RO膜组件:预处理出水经高压泵加压至1~1.5MPa(根据原水渗透压调整),进入卷式反渗透膜组件(材质为芳香族聚酰胺)。RO膜通过半透性分离,95%~98%的溶解盐类(如NaCl、CaSO₄)及小分子有机物被截留,产水进入中间水箱。

    浓水处理:RO系统产生20%~30%的浓水(含高浓度盐类),井下需通过管道引至地面处理或回灌至采空区(避免直接排放污染)。

4.后处理与存储(保障用水安全)

     消毒装置:RO产水经紫外线杀菌器或二氧化氯投加装置消毒(余氯0.3~0.5mg/L),杀灭细菌、病毒(如大肠杆菌)。

     清水池与供水泵:消毒后清水存入清水池(容积按2~4h用水量设计),通过变频供水泵输送至各用水点(如井下巷道冲洗、设备冷却、职工饮水站)。


三、井下特殊设计要求

     防爆与防腐:电机、泵体采用防爆型(Ex d I Mb),管道及设备内壁涂覆环氧树脂防腐层(耐酸碱盐腐蚀)。

    紧凑布局:井下空间有限,设备集成于撬装框架(尺寸≤6m×2m×2m),便于运输与安装。

    智能监控:配置在线仪表(电导率仪、浊度仪、压力传感器),实时监测水质与运行参数,异常时自动报警(如RO膜压差超限)。



如果您有需求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5 利菲尔特(商标:净美过滤)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0213号-14  XML地图  

地址: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9号利菲尔特大厦